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新战国七雄 > 第36章 彷徨

第36章 彷徨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NBA之大致我兄弟 声声步喜【富婆成长记】 我在远东有个家 拒绝柯南加入主线 足球:系统调试了两年半 斩仙者 冷面小姐下山,傲娇王爷追疯了 肆意招惹:炽爱小玫瑰 界域战争之荣耀圣光 双世擒夫记

这个满脸横肉五大三粗的猛将表里如一,是个肌肉大过脑子的主,眼看前排的主将一个个都跟丧气公鸡一样垂头不语,忍不住放出豪言。

在这个武勋王扬古利的族侄看来,只要是汉人的军队,便都不打紧。

自少年从军以来,跟着先皇攻北京、兵进大凌河、包围锦州城、击破洪承畴,入关后破南京、败黄得功、讨金声桓,也就是从尼堪征湖南受了些挫折。

但在伊尔德看来,那也是李定国不讲武德使诈所致。但凡面对面对攻,满洲大兵怕过谁来?

多年来的顺风顺水,让太多的八旗大爷们自觉高人一等,仿佛天兵以一当十战无不胜乃是理所当然一般,全然忘记了当年女真未兴之时是如何为明军所鄙。

在大明的战功条例上,两个女真鞑子的脑袋才能比得上一个蒙古鞑子。

后来康麻子也是被这种情绪所影响,完全不把吴三桂放在眼里,明明多等两年,平西王嗝屁了就能顺风顺水解决的事情,非要亟不可待地削藩,结果折腾了八年之久,损失惨重不说,战无不胜的八旗兵也在正面交锋的时候出了大丑。

好在这事也给满清皇帝们提了醒,让他们越加重视八旗军队建设,加上有准格尔这个鲶鱼督促着,八旗兵的战斗确实也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,到乾隆时期仍然有少数精锐营头称得上善战。

这等成绩在历朝历代也不算差了。大唐府兵也不见得就比八旗兵战力维持的时间更长,至于明堡宗领导下的大明军户兵就更不用说了。

只是后来唐、明都见机转型,一个依靠藩镇兵,一个改成营兵,都焕发了第二春。而大清嘛,以小制大,没得选择,只能继续依靠八旗子弟。

深宫中的皇帝不通军事,沙场上的厮杀汉头脑简单,前排坐着的各位却不一样。

他们哪一个不是独当一面多年的宿将,谁不知道这打仗行不行,关键在哪里。

什么“女真不满万、满万不可敌”,我还“大明不满饷,满饷战必胜”呢。

严格的训练,良好的装备,公正的待遇,这才是一支军队强大与否的关键。而这一切,都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。

天命汗起事那会,女真也未必有多强。就赫图阿拉那穷山恶水,能提供多么充足的物资保障?

努尔哈赤的六万丁中身强体壮的也没有多少,但架不住明军更拉垮。

在连续占领了辽阳、沈阳大片膏腴之地后,八旗新生代们便得到了充足的营养,身体素质大大提升,能够经得起更高强度的操练,装备水平也上去了,战斗力突飞猛进。

历朝历代都是如此,初起事时看上去战无不胜,似乎这时才是最强大的阶段。

的确,公司创业初期总是最有激情,但要说最强大的时候,却是激情尚未消散而后勤保障水平达到顶峰之时。

所以说皇太极、顺治阶段的清军要比努尔哈赤时期强太多了。但是现在这支巅峰期的清军却遇上了无解的大麻烦。

伊尔德在后面豪言壮语,前面坐着的诸位大佬却都懒得搭理这粗货。当年五次入关是什么光景?

明军将无战意、士无战心,吊在清军屁股后面吃灰的明军饭都吃不饱,反倒是外线作战的后金强盗集团一个个吃的肚圆。

便是偶有少量精锐的能战之兵也不怕,入关大军有骑兵之利,甩开便是。有那不开眼追得急的,便以多打少灭了了事。

现在又是个什么情况?武昌那边的敌军似乎不是善茬,而南方水网纵横,也没了骑兵之便。

再加上消息断绝,四方动乱,还有征战良久士卒疲敝,全都是不利条件。这仗,该怎么打。

多尼也不理会伊尔德,自顾自捏了捏眉心,缓解下头痛,长舒一口气道:“而今北返之路不畅,当于近处暂寻一栖身之地,而后徐图返乡之事。平西大将军,你来说说看,眼下这局面,当如何是好?”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穿越三国,我的二叔是赵云 大明:开局治疗马皇后 书生凶猛 三国之刘备崛起 尘途雕弓落 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 精灵宝可梦之攀登无人知晓的高峰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诸天带着随身空间到了四合院世界 老子是王,辅政王!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